《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30]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中华书局1991年,第1071-1072页。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传统道统断裂,民族精神涣散,国家政治分裂,至今未能统一。
他提出:‘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降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国学作为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尤其是它通过五西以来与西学之间起承转合的变化发展,早已经使自身成为国学发展的主导力量。他觉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应该简单地被名称割裂开来,中国还有少数民族,在外还有华人。
《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贤者见经,然后知人道之务,则《诗》、《书》、《易》、《春秋》、《礼》、《乐》是也。孔子开创的这一传统对日后中国经典诠释产生了重要影响。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所谓孔子为百家之祖,刘向在《别录佚文·诸子略辑略》中说:昔周之末,孔子既没,后世诸子,各著篇章,欲崇广道艺,成一家之说,旨趣不同,故分为九家,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其表现不但在周初诸子百家对公共文本的诠释上,更表现在独尊儒术之后诸子学处理公共文本的方法论上。康熙年间熊赐履著《学统》一书,上起孔子,下及明末,为之究其渊源,分其支派,审是非之介,别同异之端,位置论列,宁严勿滥,庶几吾道之正宗,斯文之真谛,开卷了然,洞若观火[64],系统梳理评判了从先秦到明代各派学术的发展脉络、思想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将其划归正统、翼统、附统、杂统、异统五个门类中,力图讲明儒学之源流派别,接千古正学之统,以垂教于天下后世[65],集中反映了熊赐履崇正距邪、立言卫道、捍卫理学正统地位的学术立场。
因此,儒经的地位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不仅仅是是汉代以后统治者提倡的结果。尽管涉及的门类甚多,内容广泛,但传统的精神文明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新国学还是要以经学及其建立其上的儒学为核心或主体,即以儒学为主体,以经学为核心[24]。[39]《曾文正公全集•文集》卷2。若一部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著作不包括经学的内容,你能说它是信史吗?即以子学而言,中国思想家(哲学家)的问题意识,多是从经学衍生出来的,许多哲学命题所讨论的正是经学中的问题,你如果不懂经学,如何能正确的理解那些命题呢?所以我认为,如果一位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教授不懂经学,那他就没有资格讲授中国思想史或中国哲学史。从立义的角度言,四部都是一心。
……按西方学科体系将六艺归入六门不同的学科,使之分为六门不相关联的学术,从学理上看固无不可,但六艺或五经内在的关联和整体性则遭到了忽略,而在儒家学说史上,这种内在关联和整体性恰恰具有特殊的意义。义理者,在孔门为德行之科,今世目为宋学者也。例如将《诗经》归入文学类,《尚书》归于政治学类、三礼根据情况可以分别归入政治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类。为了弘扬国学,章太炎除了发行《国粹学报》,还出版《国故论衡》,明确地将语言(文字、音韵、训诂)、文学(文学界说、历代散文、诗赋)、诸子学等一并纳入,进一步拓展了国故的传统涵义,大致勾勒出近代国故一词的涵盖范围。
而认为早期儒学其实是一个更为丰富、开放、包容性的精神传统,可以代表这一传统的应是《论语》《礼记》《孟子》《荀子》四部书,可称为新四书。新经学概念提出的标志,应是2001年11月2日,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论坛上作了题为《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的发言,后来他又写成《〈儒学〉与新经学及文艺复兴》一文发表在《光明日报》。
(荀悦《汉纪·成帝纪二》)《汉书•艺文志•序》也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⑧] 鉴于国学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多有分歧,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撰文指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典、政书及当世掌故是也。而饶宗颐对汉学、国学有不同的看法。[23]儒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宗教、科技、医药以及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了主体地位。三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反映。[61]是说天地以道视圣人,圣人见道作经,以经视贤者。
但在一般研究‘国学的人,却还以为没有打破的必要,因为有他的历史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由此可见儒学在中国思想界,元居正统地位,不自汉始。
一、国学概念及其演变 关于国学这个词,其实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等,《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儒者以六艺为宗本。
哲学家却不应该限于这种历史的考据,应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见解,建立自己的系统,因此提出,经学与哲学合之则两伤,分之则两收其益[30]。《孟子·尽心下》:君子反经而已矣。
[24]李学勤:《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中华读书报》2010年8月4日。新子学学派的崛起和发声,至始至终脱离不了儒家的言说传统。但是对下面所说笔者不敢苟同: 清末以来,子学更是参与到社会变革的激流中,化身为传统文化转型的主力军。说到经学与子学,确实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后,经学在两千多年历史的长河中一统天下,处于独尊地位,而子学则处于附属的地位,到了明清以后经学越来越出现了僵化和停滞,所以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指出:‘经学和‘子学,两面对比,‘经学的特点是僵化、停滞,‘子学的特点是标新立异,生动活泼。
虽然,孔子未有道统之言,但他谓天之历数尧、舜、禹递相传授,亦实启发了孟子的道统思想。先秦虽曰百家,然诸子共享的公共文本,却也不出《诗经》《尚书》《易经》等范围。
四、新经学、新子学的关系与互动 (一)新经学与新子学的关系 传统上认为孔子为百家之祖,诸子乃《六经》之支与流裔。[26]邓国光:《新子学笔谈》,《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12曰2日。
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大学取消了经学科,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工科等七科,直至今日。
这种分类法,在现代目录家看来,自然是毫无意义。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吴天,以授民时者也。[36]谭正璧编:《国学概论讲话》,光明书局1934年,第9页。《汉书·艺文志》对国学有一个基本的分类,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辞章之学发抒情意,描状自然之态,由内向外,应该达到至美的境界。
这样,就是有别于旧国学的新国学了。周予同用阶级分析的观念来研究经学,认为:所谓‘经,是指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编着书籍的通称。
[15]刘勇:《全球化浪潮下的知识主体性重构—新国学讨论及其向度之观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4期。到了‘五四以后,国学变成了史学,胡适、傅斯年所谓‘整理国故,均是将国故视为史料而整理之,史学家钱穆也写过一册《国学概论》。
标签: 稀土材料 拳击新闻网评出上半年最佳 三层中空玻璃价格 克洛蒂签约明星推广今秋复出 液晶玻璃基板有什么用
评论列表
既能当一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垂衣裳而天下定。
他认为第一步,我们现在要全盘承受西方文化,第二步就是要弘扬儒家文化。
孟子把身心之学更往心为主宰的方向大大地发展了,他把心十字型地立体打开。
所以,这个公德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爱国。
《史记·周本纪》说: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